最近,網上有不少文章喜歡拿青島與濟南做比較,討論的焦點無外乎“省會濟南與龍頭青島誰更強”“誰才是山東的核心”。其背后的邏輯是把青島和濟南對立起來,這樣的討論與認識過于狹隘。
縱觀漫長的經濟發(fā)展史,大到一個國家、一個省份,小到一個城市、一個產業(yè),從單核到雙核,甚至多核,都是顛撲不破的鐵律。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放眼全國,一省擁有兩個超級城市的省份不在少數(shù),而且往往這樣的省份經濟發(fā)達。比如,廣東擁有深圳、廣州兩個GDP“2萬億+”城市,還擁有佛山、東莞兩個GDP準萬億級城市。江蘇則擁有蘇州、南京、無錫三個GDP萬億級城市。
對于GDP總量接近8萬億元、人口過億的超級大省,山東目前僅有青島一個GDP萬億級城市,迫切需要更多城市“站出來”,勇當重擔,共同驅動山東這座超級航船劈波斬浪、行穩(wěn)致遠。
1
雙核省份:動力更足整體實力更強
中國各省“個性”十分鮮明,發(fā)展模式與格局各有不同,但有規(guī)律可循。
稍加留意,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經濟發(fā)達的沿海省份往往擁有兩個或者多個核心城市。自北向南,遼寧有沈陽和大連,山東有濟南和青島,江蘇有南京和蘇州,浙江有杭州和寧波,福建有福州和泉州,廣東有廣州和深圳。
從各個省會城市2018年GDP總量在全省的位次來看,有20個省會城市是所在省的第一名,有6個省會城市是所在省的第二名。這6個省會城市分別是遼寧沈陽、河北石家莊、山東濟南、福建福州、江蘇南京、廣東廣州。這些省份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位于東部沿海省份,經濟都很發(fā)達。
“省會城市+經濟大市”基本是這些省份的“標配”。在雙輪驅動下,這些省份的經濟活力與動力都很強。其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長期雄霸全國經濟總量前四位。
這與養(yǎng)孩子頗為相似。獨生子女由于嬌生慣養(yǎng),從小缺乏競爭意識,長大后適應社會的能力往往不不如非獨生子女。
廣東GDP總量連續(xù)30年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著廣州、深圳這兩個最重要的引擎。2018年,兩市GDP總量達到4.7萬億元,占廣東全省比重將近一半。不僅如此,廣東還涌現(xiàn)出佛山、東莞等GDP“準萬億級”次引擎,以及惠州、中山、茂名、湛江等實力不凡的“板凳選手”?!叭悍濉敝蜗碌膹V東,自然地位穩(wěn)固。
再來看江蘇。其省會南京是全國最沒有“存在感”的省會城市中之一。2018年南京GDP為12820億元,省內列蘇州之后,居全國第11位,但占全省的比重僅為14%,其首位度在全國省會城市位列倒數(shù)第二位。而蘇州則以18597億元遙遙領先于南京。南京后面還有無錫這個萬億之城緊緊追趕。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雙核,甚至多核競爭局面,才成就了江蘇今天的輝煌。從目前來看,全國最有可能挑戰(zhàn)廣東“霸主”地位的省份,無疑就是江蘇。
沿海省份緣何能長出“雙子星”?原因很簡單,相比中西部地區(qū),城市基礎設施比較好,很多沿海非省會城市靠海更近,有天然良港,比如,寧波舟山港、唐山港、深圳港、青島港、大連港、蘇州港全部位列全國十大港口之列。
當然,這些非省會核心城市的崛起還得益于政策利好。改革開放后,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計劃單列市的設置,也促進了一大批沿海非省會城市的崛起。比如五個計劃單列市中,深圳、青島、大連經濟總量都分別是其所在省份的NO.1,寧波位列浙江省第二,廈門位列福建第三算得上是例外。
2
單核省份:“大樹底下難長草”
從數(shù)據(jù)看,有20個省城GDP總量位居全省第一。這些省會城市中除了海口和杭州,其他城市都位于中西部和東北。在中西部的省會中,除呼和浩特外,其余都位居所在省第一。
反觀中西部省份,基本為單核格局,省會城市即為經濟核心。比如,湖北的武漢、四川的成都、黑龍江的哈爾濱、陜西的西安等等。這些單核省份有一個共同點:單核城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一核獨大。
比如,湖北“絕對核心”省會武漢2018年GDP為14847億元,占湖北全省的比重為38%,是排在湖北第二位的襄陽的3.4倍,比排在其后的襄陽、宜昌、荊州、黃岡、孝感五市總和還要多。不僅如此,“九省通衢”的“大武漢”還是名副其實的中部地區(qū)中心城市,對周邊的重慶、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都有不同程度的輻射力。
這與成都在四川的地位極其相似。2018年,成都GDP為15343億元,占四川全省的比重同樣為38%,是第二位綿陽的6.7倍之多,比排在其后的綿陽、德陽、宜賓、南充、瀘州、達州、樂山、梁山8市之和還要多。成都是毫無爭議的“大西南第一城”,對周邊的陜西、甘肅、西藏、云南、貴州、重慶都有著極強的吸附力。
西安雖然經濟總量尚未過萬億元,但在西北的中心度十分突出。2018年,西安GDP為8350億元,占陜西省的比重為34%,相當于排在其后的榆林、咸陽、寶雞三市GDP的綜合。未來,隨著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政區(qū)劃的調整,西安在陜西的單核度會進一步凸顯,對周邊的輻射力將進一步彰顯。
“城市首位度”是美國學者馬克·杰斐遜于1939年提出的一個概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鎮(zhèn)體系中的城市發(fā)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我國則通常用GDP占全省的比重來衡量這個城市的首位度。
經計算,銀川、長春、西寧是省會城市中首位度前三名。其中,銀川的首位度超過驚人的51.3%。也就是說,銀川一市的GDP超過全?。ㄗ灾螀^(qū))其他地市的總和。
單核城市發(fā)展模式有其優(yōu)勢,更有利于匯聚全省的各類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四川、湖北等省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但弊端已經顯現(xiàn)。全省資源過度集中到核心城市,原本預期的“溢出效應”非但沒有出現(xiàn),反而擠占了省內其他城市的發(fā)展空間,造成了“大樹底下難長草”的局面。
這些“一城獨大”的單核省份,很難形成有效的內部競爭,導致省內經濟活力不足。除了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四省外,其余省份經濟實力不強。
3
山東:雙核多核是更好的選擇
作為排名第三的沿海經濟大省,山東是個“特例”:既不是單核省份,也不是雙核省份,準確地講應該算是1.5核省份。
因為在山東,經濟上青島是龍頭與核心。從山東省20多年來的經濟數(shù)據(jù)來看,青島在山東一路領先。
其他城市只能爭奪第二名。在這個位置上,出現(xiàn)過幾個城市的身影,其中濟南與煙臺的競爭最為激烈。山東省年鑒顯示,80年代中后期,煙臺主要經濟數(shù)據(jù)曾一度高于濟南。1996年,煙臺被濟南反超。2004年,煙臺重回山東省第二位。2004年至2011年,兩市GDP差距總體上呈現(xiàn)不斷擴大的態(tài)勢。2011年至2014年差距不斷縮小。2018年,濟南GDP達到7856.56億元(未含萊蕪),以微弱優(yōu)勢(24億元)反超煙臺,重新奪回全省第二的位置。
作為人口超過一億、GDP接近8萬億元的超級省份,僅靠青島這一個龍頭是很難高高昂起來的。意識到這一點,山東一方面著力讓龍頭青島更強,另一方面著力提升濟南的首位度。
4
青島的使命:打造山東對外開放橋頭堡
作為沿海開放大省,山東想要鞏固在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格局中的應有地位,必須打好“開放牌”。
青島歷來是山東經濟發(fā)展的龍頭,更是山東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于是,青島歷史性地擔當起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fā)展橋頭堡的重任。
根據(jù)《山東半島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青島都市圈重點發(fā)展藍色經濟,協(xié)同濰坊等城市一體發(fā)展,建設陸海統(tǒng)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都市圈,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這個橋頭堡就是要整合全球優(yōu)質資源,讓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不僅輸送到青島,而且通過青島,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省內其他15個市。不僅是引進來的“橋頭堡”,也是山東走出去的“橋頭堡”,以此真正發(fā)揮對全省的龍頭輻射帶動作用。
在省級層面,山東有意識地把一些資源往青島擺放。比如,剛剛獲批的山東自貿試驗區(qū)三個片區(qū)中,青島片區(qū)面積最大、承擔的試點任務最多。
比如,山東將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峰會放在青島舉行。這場峰會給青島及整個山東帶來的影響都是深遠的。
“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營商環(huán)境只會越來越好,為全球跨國公司創(chuàng)造的機遇只會越來越多?!绷暯街飨谥率讓每鐕绢I導人青島峰會開幕的賀信中,再一次向世界鄭重宣示中國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鮮明態(tài)度和堅定決心。這也意味著青島成為中國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宣示地”,再次聚焦全球關注的目光。
目前,青島正發(fā)揮開放優(yōu)勢,推動山東、中國北方乃至全中國的企業(yè)、地方政府等通過青島與各國企業(yè)進行順暢對接,加快建設山東乃至全國、全球企業(yè)的“國際客廳”。
青島輻射帶動山東,首先要輻射帶動膠東。山東對膠東半島的期望很高,目標是要把膠東半島城市群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的半島城市群。10月12日,山東省委深改委第五次會議審議了《關于加快膠東半島經濟圈一體化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意味著膠東半島一體化將提速,這是青島的機遇也是責任。
青島正發(fā)揮好龍頭引領作用,主動協(xié)調完善與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其他半島城市的合作機制,打造膠東半島面向國際的“客廳”和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平臺,不斷加大一體化力度,讓城市間聯(lián)通得更加緊密。
5
濟南:謀變求突破邁向“強省會時代”
山東雖然是沿海省份,但有著廣大的內陸地區(qū),沿海經濟與內陸經濟可謂“涇渭分明”。沿海由青島領銜已成事實,而廣大內陸地區(qū)青島“鞭長莫及”,讓濟南來“帶隊”更為實際。從這個角度講,擁有一個強省會對山東太重要了。
1904年,濟南這座千年文化古城,在內陸城市中第一個自開商埠。然而今天,這個曾經有著濃厚重商文化和開放基因的城市正面臨著首位度低、輻射力弱,與相鄰省份相比標兵漸遠、追兵漸近、亟待突圍的窘境。
痛定思痛,濟南謀變。一場新時代的“濟南戰(zhàn)役”全面打響——南方考察、省會戰(zhàn)略、四個中心、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qū)……“一年有勢頭”“兩年有看頭”“三年有突破”的目標正在實現(xiàn),濟南高質量發(fā)展全面起勢。
在省級層面,山東也有意識地為濟南發(fā)展注入動力。根據(jù)2017年山東省政府批復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山東將構建“兩圈四區(qū)、網絡發(fā)展”的總體格局,其中,兩圈即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
其中,濟南都市圈重點突出省會城市優(yōu)勢,強化與周邊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等城市同城化發(fā)展,建設成為半島城市群向中西部拓展腹地的樞紐區(qū)域。
2019年的1月9日,萊蕪正式并入濟南,將進一步優(yōu)化濟南市城市空間布局。濟南發(fā)展翻開新的一頁。區(qū)劃調整后,濟南市轄10區(qū)2縣,面積10244平方公里,總人口870萬。與青島大體相當。
從GDP看,2018年濟南GDP為7857億元,加上萊蕪的1006億元,總計為8863億元。如果能保持目前的增速,突破萬億為時不遠。從“賬面數(shù)據(jù)”看,區(qū)劃調整后,濟南擁有了作為核心的條件。山東一旦擁有兩個萬億之城,就好比裝上了雙引擎,動力必將大幅提升。
從“大明湖時代”到“黃河時代”,濟南城市發(fā)展空間布局迎來歷史性巨變,已形成“東拓、西進、南控、北跨”的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格局,一個大路通南北、大河貫東西的國際化大都市正崛起于京滬之間。
2018年,在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18》中,濟南緊隨青島之后,躋身“全球二線城市”。同時,進入亞洲城市50強排行榜,在改革熱度指數(shù)排名中位居全國第5位。濟南的“進取意識”越來越強。
省會濟南強勢崛起,加上青島龍頭高高昂起,煙臺、濰坊等市緊追不舍,山東正在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發(fā)展局面。這一局面無論對于全省,還是對于身在其中的各個城市,都是一個有益的局面。
(作者 沈默)
2019-10-24 青島新聞網
2019-10-23 青島新聞網
2019-10-24 青島新聞網
2019-10-24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
2019-10-24 青島新聞網
2019-10-24 青島日報
2019-10-24 愛青島
2019-10-24 青島早報
2019-10-24 愛青島
2019-10-24 愛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