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題 > 綜合類 > 正文

漂洋過海來看你

2018-12-12 09:45 來源:青島早報
分享到:

江河湖??梢愿糸_一座山、一座城、一個國,既是屏障,也是阻礙和天塹。青島和黃島被一片海隔開了,這片海很小,小到兩頭都觸目可見,清晰得能看到彼此的樓群。但它是海,從此到彼繞過這片海得兩個小時,如果直接從海上過不需一個小時。

從海上跨越,唯有船。上世紀80年代初,沒有什么固定的航船來連接兩岸的海上交通。青島港務局等單位的船是接送上下班的職工的,不對外開放,偶爾托朋友搭個便船得很大的面子。那些船都小,比現在的快艇大不了多少。潮位時不時捉弄人,退潮大了,船靠不了岸;長潮大了,船頭高出岸邊很多,兩種情況都要臨時搭座橋。一條木板橫架船頭和岸,踩著懸空橋走到船上,真是練膽量?!皹颉鳖濐澋?,橋下深藍的海水一晃一晃,橋頭搭著的船隨海浪一起一伏,走上去腿發(fā)顫。一步一步挪到船頭,一大步跨上船,穩(wěn)一下要跳出的心,恨不能大喊一聲:青島再美也不去了!不就是有條中山路嗎?不就是有個棧橋嗎?不就是有中山公園、八大關嗎……

印象里過海是被青島的這些地方吸引的,當時的中山路的確繁華,相比寧靜的小黃島有天壤之別。那條路上店鋪密集,商品琳瑯滿目,記得就在那瘦成一個小門臉的古籍書店,我第一次感受到靛藍色書籍封面的古樸,第一次看到了豐子愷的畫,“瞻瞻的車”從此在心上跑過,兩把蒲扇停住了……

棧橋是青島的標志物,與棧橋合影的人,多得要排隊。那時自己有相機的人很少,棧橋上支攤拍照的人,生意火爆。翻翻老照片,誰有張與棧橋的合影,也是一份驕傲。青島也那么驕傲地立在海東岸,傲視一切,即使漂洋過海也要去看它,即使踩著懸橋,膽戰(zhàn)心驚也要擠上船!

求人搭船,擁擠渡船的狀態(tài),到1986年年底改變。1.2元,一張票,一艘載人也載車的大輪渡,買上票就可以漂洋過海了。輪渡大,還有車壓陣,航行極平穩(wěn),輕微暈船的人也不怕了。即便潮位做怪,堅固的鐵板橋面也能走得穩(wěn)妥。輪渡半小時一班,從早六點半一直忙碌到晚九點,啟程到靠岸最多不超過40分鐘。再后來,有了快艇,快到15分鐘到達!海,小小的海似被輕松跨越。

只是如此密集的班次,如此大的船,乘船的人仍是挨挨擠擠,排在最前面的人上船了,排在最后面的人還沒到檢票口。趕上臺風和大霧,輪渡也找不到方向,船次再多也有時間限制。要過海辦事總要提前打算,看好天氣預報。曾經有位慢性子朋友周末去逛青島,逛得興奮,晚上9點的船愣是沒趕上,不得不在候船廳滯留一夜,第二天坐早班船趕回黃島上班。

小小的海真的不小,說攔就攔住,說擋就擋住,任兩岸的人著急,它自顧潮起潮落。

問題,在時代的發(fā)展面前迎刃而解。2011年膠州灣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相繼通航,坐車奔馳在橋上,仿佛海鷗一樣飛翔;坐車穿越隧道,如魚兒一般8分鐘瞬間游過那片海。

四十年,漂洋過海來看你,不再是去青島看棧橋、八大關、小青島,西海岸吸引了更多的目光,更多的青島人來到西海岸踩金沙灘、銀沙灘,走唐島灣,觀靈山灣……

四十年,一片海還是一片海,人們跨越它的方式一變再變,車、船,海上過,海底穿,濃霧、大風不能再逞強,兩岸的人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方便的交通方式,過海,容易!

九月,幾個月的禁漁期開放了。一位住在隧道口的朋友說,大清早開車過海,去團島早市采購海鮮,順便買上早點回來也沒耽誤上班。不禁想起那位在候船廳過夜的朋友,多年的事成了故事,看來是故事的事,在現在都不再是事。

我要爆料 免責聲明
分享到:
? 青島新聞網版權所有 青島新聞網簡介法律顧問維權指引會員注冊營銷服務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