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進了臘月門農閑了,不時就有杠著用竹桿和麥秸做成的草把子、上面一圈圈一層層、密密麻麻插滿了亮晶晶明晃晃的糖球的生意人,在馬路上招遙過市,在街面上站立吆喝:“冰糖的糖球------”。那時賣糖球全是扛著草把子,游動式叫賣。 ????糖球在北京等地叫冰糖葫蘆,那時的糖球是用真正的冰糖熬汁粘制而成。紅彤彤的山楂外裹一層晶亮透明,并隨著糖球串粘著一層薄薄地(也就幾張紙厚)象玻璃似透明的-大長塊冰糖片。一草把子的糖球在寒風中的陽光照射下發(fā)著熠熠的閃光,象一座耀眼晃目、晶瑩剔透的寶塔,每一支糖球都是十分的誘人。 ????制做糖球手藝的高低就看那裹著冰糖山楂的色彩,看那冰糖的無色純凈度以及冰糖片的透明度、大小、厚薄度,當然越薄越透明無雜色說明熬糖的技術越嫻熟高超。花樣還有外粘芝麻的山楂糖球、山藥糖球、山藥豆糖球、軟棗糖球、桔子糖球等,比現在的花色、花樣少多了。但質量絕對正宗上乘,沒有這方面手藝的人是絕對不敢做的,否則賣不出去,就賠大了。 ????粘在糖球上的冰糖片,用手指輕彈就能破碎,吃起來山楂酸甜可口,冰糖崩脆,并且那冰糖還不沾手,真是叫絕。價格一般8分至l角錢1支,山楂小點的5分l支,大的貴的也就1角5分錢1支,軟棗的一般5分錢1支。 ????過了年街上賣糖球的人明顯多起來,正月十六的海云庵糖球會那時是廟會性質的民俗糖球文化,不是現在具有商業(yè)性質的民俗糖球文化。更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是為趕廟會來的,海云庵中供奉的諸神靈中有一專管人間生育的菩薩,因此廟里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院中的大香爐及神靈前的小香爐里香火旺盛,插滿燃著的供香,煙霧繚繞。人們拜佛求神,祈福保佑一年平安吉祥、多生多育、添丁生子。 ????拜完神靈后,人們便會趁過年的富裕錢順便買點糖球等零食,以及給孩子們買點手工玩具慶賀正月。那時糖球會的規(guī)模及范圍比現在小多了,只局限于海云庵廟宇院外四周及海云街上。除了有較多的矗著草把賣糖球的外,還有吹糖人的、纏糖稀的、賣糖瓜的、賣蘿卜糖的、賣姜糖的、揑面人的,手工玩具有用口吹的玻璃“布布丁”、可出聲響的彩繪泥老虎、泥娃娃、小泥皮猴,小風車、小“叭嘎”車、吹的紙卷蛇,及轉泥跎得個小物件等等。還有變戲法賣大力丸的、耍武術賺小錢的等。
????悠悠歲月,五十多載過去了,在破四舊、立四新及文革年代,糖球會曾被取消。改革開放,糖球會煥發(fā)了新春,以它自身的魅力、品牌效應、商業(yè)價值和民俗優(yōu)勢,得到了紅紅火火地發(fā)展,愿糖球會在發(fā)展中不斷地完善自己,使其具有更強盛的生命力,成為人們喜愛、聞名中國的民俗風情節(jié)會。(來源:青島新聞網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