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不久,田勇領到人生的第一筆“工資”:680元?!袄习濉笔撬膶?,而上班地點是其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廣州某理工科高校的實驗室。 研究生一入學,田勇就開始在實驗室上班,跟著師兄師姐給導師做項目,“工資”一月一發(fā),多勞多得。田勇的一個師姐,由于參與的項目比較多,一個月能拿到2000多元。 同樣是讀研,北京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小靜則沒有這么幸運。學中文的她,選擇了一個非常冷僻的研究方向 田勇與小靜的差距,只是中國大學教授收入懸殊背景下的一個縮影。校園里,有人這樣總結(jié):“窮教授,學生請吃飯,過節(jié)湊份子送禮物;富教授,給學生紅包,請學生吃飯。”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全國多所大學采訪發(fā)現(xiàn),高校教授的生存狀態(tài)正展現(xiàn)多元圖景:富教授財源廣進,除基本工資外,還有課題提成、社會兼職等等,每年收入達數(shù)百萬元者大有人在;而窮教授除了學校發(fā)的工資,其他收入微乎其微,要承擔養(yǎng)家、買房的巨大生活壓力。 富教授豪車代步 窮教授發(fā)愁買房 今年初,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尹曉光,在一次研討會上稱自己是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開50多萬元的寶馬車去上課。一時輿論嘩然,網(wǎng)友戲稱其為“寶馬教授”。 事實上,在高校中,像尹曉光一樣豪車代步的教授不在少數(shù)。 中國青年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幾所高校的家屬區(qū)和院系辦公地,在一所985高校里,僅寶馬就有十余輛,奔馳、奧迪越野一類的豪華轎車也并不鮮見。 即便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院系,教授之間的貧富差異也顯而易見。 就讀于武漢一高校金融專業(yè)的小敏,在自己熟悉的兩位教授那里看到了區(qū)別:兩個教授一個教投資學,一個教政治經(jīng)濟學,每學期課時差不多,但卻一個富一個窮。 “教投資學的教授跟我們講,有人開出年薪百萬聘他去當基金經(jīng)理,他都不去,你可以想象他多么有錢啊?!毙∶粽f,這位教授開著輛奧迪A6,家里有兩三處房產(chǎn)。 相形之下,教政治經(jīng)濟學的教授全無風光可言,甚至有些寒酸:住著學校的福利房,用著老款的手機,接送孩子上學的汽車長龍之間,他那輛28式自行車總是分外扎眼。 華中地區(qū)一所“985”高校的趙銘(化名)教授介紹,自己所在學校,一般教授每年的工資收入是8萬~10萬元,最近幾年里新晉升的副教授,年工資收入最低可能只有5萬元。2000年以后,高校教師住房也由以往的福利分房逐步走向市場化,高校教授也要面對巨大的購房壓力。 不過,一年掙上幾百萬的富裕教授不在少數(shù),他們在市里一般都有幾處房產(chǎn),有些人甚至還專門在北京購房。 趙教授所在的學院,有位博導有錢而且很大方,學院的老教授過生日每次都是他掏錢組織慶祝,令他滿意的博士生甚至可以經(jīng)常用他閑置的私家車。 在高校里生活,無論是學生或老師,都能感受到教授之間的貧富差距,但卻很難用精確的統(tǒng)計數(shù)字來說明這種差距有多大。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光禮解釋說,這是因為中國大學的各種數(shù)據(jù)都不透明公開。 長期在校園生活,這位專門從事高教研究的學者對窮教授富教授現(xiàn)象有著直觀感性的認知,但在一所部屬院校調(diào)研了解到的情況依然讓他震撼:所有教授的基本工資一樣,基本工資之外的部分按照業(yè)績點計算,一個業(yè)績點每月發(fā)3000元(發(fā)1年),該校20%的教授拿不到任何業(yè)績點,全校教授一年平均業(yè)績點0.6,“最高的一位教授一年能拿到幾十個業(yè)績點,收入懸殊之大讓人咋舌?!?/p> 開公司、拉項目、校外兼職,富教授“生財有道” 小淏就讀于南京一所“211”高校,他說,學校里開公司的教授很多,“用自己的技術去辦企業(yè),學校以外的收入反而成為他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p> 小淏就認識一位老教授,憑借所做項目,成為一家著名化妝品公司的老總,開著價值400多萬元的蘭博基尼轎車,在校園里常常引來圍觀。 大學教授開公司早就司空見慣。眾人熟知的種業(yè)公司隆平高科的持股股東之一是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教授袁隆平院士、山河智能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何清華是中南大學教授、尤洛卡董事長兼總經(jīng)理黃自偉是山東科技大學教授。 而早在10年前,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張廷壁因成功攻克卟啉鐵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世界級難題,以技術入股,獲得了紅桃K集團10%的股份,一舉成為荊楚科學家首富,資產(chǎn)過億,轟動一時。 科研提成也是大學教授的一大生財之道。 武漢一所“985”高校的張教授透露,自己只知道每個月的工資加津貼大約是5000元出頭,但基本上就是當零花錢,從來不去看具體數(shù)字究竟是多少,事實上,在其所在院系,教授們一般都不看自己的工資條,“這背后的秘密就是,做課題、接項目的提成才是教授們收入的大頭兒?!?/p> 張教授介紹,按照通行規(guī)定,縱向課題(即政府課題,包括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部委課題等)的提成一般都在10%左右,而橫向課題(即和企業(yè)合作的項目)提成可以高達40%。如果申請到1000萬元的科研項目,就可以到手100萬元,乃至數(shù)百萬元,“科研還沒做,自己就變成富翁了”。 “考研熱”、“考證熱”催富了高校中的另一批教授。 這些教授多與考研、考證的相關學科有聯(lián)系,通過為相關的培訓班上課獲得大筆收入,知名教授講一次課收費超過萬元也早已不是新聞。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尚重生將高校中的富教授分為四類: 一是“學霸”,現(xiàn)在大學的學科點如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都是學科點負責人制,學科點負責人實際上是一個自然人,他把學科的資源全部壟斷,比如學科博士點的經(jīng)費、命題、改卷、招誰不招誰、立項、出國、學術會議。 二是所謂“權(quán)威”,他們已經(jīng)控制了國家的一些課題,是專家委員會的成員,雖然是搞學術的,但由于各種關系積累了一些人脈資源,項目資源非常多。 三是“學官”,亦官亦學,比如副校長是博導又是教授、后勤部部長是教授,這類人也很有錢,因為這類人行政資源和學術資源都有,并且可以把兩類資源結(jié)合利用。 四是大學教授兼職,去其他學院兼職或者在外當董事,有的在外直接有公司。另外還有一些人脈關系比較好的,能搞項目的,一個項目掙錢數(shù)以百萬計。 窮教授一般都沒課題,沒項目,主要搞教學 研究生小龍至今記得一年前幫一位文科教授搬家時讓自己震驚的一幕。 教授家里的境況令人心酸,“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很老的彩電,桌椅油漆斑駁,還舍不得丟”,唯一讓人能確認其身份的只有堆得滿滿一房間的書。 這位教授喜歡歷史文化,經(jīng)常參與各種學術活動,也在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撰寫著作。可據(jù)小龍了解,這些都是教授興趣所在,掙不到錢。 “教授的職業(yè)看著光鮮,這個群體實際也有很多窮人,日子過得很窘迫?!鄙兄厣淌趯Υ祟H有感慨。 他分析,在高校里,沒錢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礎學科以及無法市場化、不受社會重視的專業(yè)領域。這些教授沒什么課題,也沒有項目,以教學為主。 而高校里,單純搞教學的收入之低外界難以想象,“現(xiàn)在上一節(jié)課,三五十塊錢,跟大學生搞家教一樣?!?/p> 一條新聞為此寫下注腳:今年教師節(jié)期間,國內(nèi)知名高校南京大學校長陳駿表示,要在今年消滅大學教師課時費低于30元的現(xiàn)象,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 事實上,課題經(jīng)費的提成已成為近年來一些教授們致富的坦途,理工科需要大量的硬件設備投入,獲得科研經(jīng)費基數(shù)大,一個項目動輒數(shù)以百萬元,同樣比例的提成,遠遠高于一些基層學科和社科類專業(yè)。 趙銘教授所在學校就流傳一個故事:一位新聞系的老教授拿到一個省部級重點項目課題,開研討會給研究生上課都要介紹一番,“那個項目經(jīng)費其實就只有五萬元,很多工科的教授們根本不屑一顧。” 今年5月一次研討會上,身兼3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云南大學副教授尹曉冰道出了一個高校里眾人皆知卻無人言說的“教授尷尬境遇”他把大學教師分在“金字塔”的各個部分,處于底端的是僅會講課的教師,中間的是又會講課又會拿課題的,頂端的是“學霸”和擔任行政職務者。 媒體報道稱:已有11年高校教齡的尹曉冰是“70后”,3次獲云南大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被某網(wǎng)站授予“2009經(jīng)濟及管理專業(yè)最受歡迎十大教授”。他告訴媒體記者,他用在教學上的精力約占1/3。 這位手機號碼有7個8的教授與同行交流時“善意提醒”,大學教師如果想順著“金字塔”發(fā)展,做好教學是基礎,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學上,是“毀滅自己,照亮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