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刻有“淳祐乙巳、西窯城磚”的城磚,這種城磚在遺址上多次發(fā)現。 巴縣衙門下藏著宋代解放碑跟蹤報道 巴縣衙門下埋著南宋抗蒙指揮部 ■考古發(fā)現,這里曾是南宋抗蒙最高軍事長官余帥府,合川釣魚城戰(zhàn)斗歸他指揮 ■解放碑兩路口等地區(qū)南宋時期是荒山,朝天門至儲奇門沿江一線很熱鬧繁華 本報訊 本報獨家披露“巴縣衙門下可能藏著宋代解放碑”的新聞有了最新進展。昨日,國內考 位于渝中區(qū)望龍門街道的巴縣衙門,地下考古現場上月底開始發(fā)掘。該處小地名叫老鼓樓,按照考古學慣例,如今這個遺址被命名為老鼓樓遺址。遺址內建筑遺跡為一處夯土包磚式高臺建筑,現存略呈方形,東西寬24.7米、南北殘長24.3米。 夯土高臺建筑內部,用夾雜有小型鵝卵石的黃灰沙土夯筑而成,四周砌筑有護坡墻體,每層夯土厚0.02~0.11米。夯土層內夾雜有少量宋代涂山窯系的黑釉、彭州窯系的白釉及湖田窯系的青白瓷片,器型以碗、盤、盞為主。護坡墻體基礎用大型長條石塊砌成,已清理高度1.2米,未見底。護坡墻體以青磚砌筑,磚墻殘高7.65米。四面護坡墻由下至上越來越窄,墻體呈79度傾斜。部分筑墻磚上有“淳祐乙巳東窯城磚”、“淳祐乙巳西窯城磚”等陰、陽模印銘文。 現場考古專家介紹,高臺建筑護坡墻層層收窄,內部夾雜鵝卵石夯筑的特點,與奉節(jié)縣永安鎮(zhèn)及合川釣魚城發(fā)現的宋代同類遺跡較為一致。 前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文化遺產保護專員杜曉帆博士、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徐光冀教授等知名專家抵達重慶,與本土考古學家會商,根據建筑規(guī)格、時間、衙署建筑和文獻記載,專家們確認其為宋代官式建筑,是南宋抗蒙山城體系締造者余玠帥府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