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3月25日訊 從煙臺乘飛機到北京、上海、濟南和韓國,時間都是1小時左右。
由此可以理解,煙臺為何有這么多韓國人。據(jù)煙臺市外事辦提供的數(shù)字,在煙臺的韓資企業(yè)有1900多家,韓資是煙臺利用外資第一大戶,常年在煙臺的韓國人6000多人,加上往返流動的共有上萬人。
韓商聚會學習
政府文件
在煙臺的韓資企業(yè)中,大宇重工業(yè)煙臺有限公司的影響差不多算最大。韓國來的總經(jīng)理蔡奎全先生談起在中國的感受,用流利的漢語說:“中韓兩國人在一起,不說話,看似一家人;一共事,勝似一家人!薄
1997年,大宇重工業(yè)煙臺有限公司率先實行了勞動工資協(xié)商制。
蔡先生是煙臺外商投資協(xié)會韓國分會會長,商會集會,他組織學習當?shù)卣奈募、政策和法律法?guī),倡導大家把山東的事、煙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那樣負責。在企業(yè)宣傳畫冊上,他們醒目地標明:大宇重工業(yè)煙臺有限公司應該以中國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標準來要求自己。依據(jù)這一理念,1998年他們捐款300萬元人民幣支援湖北抗洪救災;2001年到2003年,先后在寧夏、甘肅、青海、山西、陜西、山東建起8所大宇希望小學,并承諾:今后10年,在公司盈利的前提下,每年捐獻50萬元用于建希望小學。蔡先生說:“大宇回報社會的舉動,表明了大宇希望融入中國文化和民眾之中,和中國一起發(fā)展的決心。”
煙臺市副市長李淑芹說,我們每次到韓國舉行各種經(jīng)貿(mào)活動、進行高層接觸,韓商鞍前馬后東奔西跑,熱情,熱心。我們到韓國,像到自己家一樣,韓商在煙臺,和自己人一樣。我們先后授予19名外商榮譽市民稱號,其中8名是韓商。
專門帶著孩子來上學
萊山區(qū)石溝屯小區(qū)是著名的“韓國村”,有100多戶韓國人住在這里。
記者進“村”采訪,打眼就看到一些兒童穿著旱冰鞋在院子里滑行,幾位年輕婦女在騎自行車玩,一看就是韓國人。一搭話,他們都會說常用的中國話。一位名叫權赫周的女士十分熱情地把記者請進家,權女士帶著一對8歲的雙胞胎兒子和15歲的女兒住在煙臺,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女兒上初一。廚房里,保姆正在包餃子。
權赫周的先生在韓國做生意,按韓國標準收入不算高。但為了讓孩子學漢語,去年10月份她就帶著3個孩子到煙臺求學。她說:“中國的發(fā)展空間越來越大,為了孩子,為了將來,及早到煙臺安個家!
談到花銷,她介紹每月房租1000元,3個孩子每月家教費1000多元,保姆每月650元,再加上孩子的學費和權赫周本人在一個學院學習漢語的學費,4口人的生活費,丈夫經(jīng)常來往的交通費,等等,一年的費用真不算少。記者問,僅靠你先生一個人在韓國的收入能行嗎?權女士說:“行。在韓國掙錢,到中國消費,很劃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消費和投資,值得。”
從韓國金羅北道益山市來的金納延,來煙臺前就學過漢語,去年她媽媽帶著她和妹妹金多延來到煙臺,現(xiàn)在分別學習高中和初中的課程,目的是回國報考名牌外語學院,主攻漢語和中國文化。金家的經(jīng)濟條件很好,到中國可選擇的城市很多,為啥選擇了煙臺?她們說,一是煙臺韓國人多,二是煙臺的人居環(huán)境好。她家的客廳直面大海,山光水色一覽無余。她媽媽拿出自己的刺繡作品對記者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搞刺繡,有靈感。”
記者來到黃海城市花園百合園,通過朋友叫開了李賢子的家門。交談得知,這處住宅有153平方米,2002年花60多萬元買的。李賢子在煙臺大學中文系上學,丈夫在膠東做水產(chǎn)生意。她說,在這里買類似房子的韓國人大概有30多戶。問她在韓國還有沒有房子,她說:“賣了!
韓國公立學校辦到了煙臺
煙臺市中心有一所“煙臺韓國學!,校長許再煥先生說這是韓國國立學校。韓國在世界各國共有27所國立學校,在中國北京、上海、天津、延吉和煙臺有5所,其他城市的韓國學校是私立的。他詼諧地說:“煙臺與北京、上!墶,可見在韓國政府心目中,煙臺的地位非同一般!
韓國國立學校設在煙臺,自然是因為煙臺韓國人多,適齡韓國孩子多。在校學生從幼兒大班到高中,2001年3月開學時有35名學生,現(xiàn)在達到275名。
韓國人大多反映他們在煙臺生活得很舒適,但也提到有許多地方目前還不盡如人意。許再煥校長說,煙臺高層次的文化活動太少,如音樂會、舞蹈很少見。在浪潮LG公司,韓國專家權東郁、魏俊炫說,煙臺的科研開發(fā)基礎功能還比較弱,研發(fā)資料、人才資源比較匱乏,辦事效率還要繼續(xù)提高,購物也不如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