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高考在即,大家都在以各種方式為考生加油。小孫從《羊城晚報》看到了這么一則消息。廣州育才中學自從1999年便形成了一個“傳統(tǒng)”———高考前為高三畢業(yè)班的
學生統(tǒng)一訂制“高考服”,意在“激勵考生的斗志”。學校此舉到底出于什么動機?“高考服”真那么有效果嗎?學生們是怎么看的?    記者近日就此采訪了育才中學的趙副校長,他說,“高考服”是育才中學獨有的傳統(tǒng),自從1999年的高考開始,學校便開始統(tǒng)一為畢業(yè)生訂制“高考服”,“高考服”上有本校老師專門設計的激勵標志,既可礪志又便于對考生的統(tǒng)一管理。該服裝由學校聯(lián)系廠家統(tǒng)一印制,按成本價賣給學生。
   對于學校的一片好心,多數(shù)學生似乎并不領情,甚至對學校的說法也不認同。一位姓黃的學生說,學校簡直是“自作多情”,一件普通的T恤,何來鼓舞之意?再說,連續(xù)幾天穿同一件衣服,這么炎熱的天哪受得了?每件收25元的費用,沒出示任何收據(jù),學校是否從中牟利?更有學生直言,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也可以放松心情。至于識別身份,校服其實就是最好的標志。
   有學生告訴記者,雖然說是自愿購買,但對于學校這樣一個固定下來的“傳統(tǒng)”,學生只能是隨大流,不好意思做“另類”。
   點評:高考在即,學校激勵考生本沒有錯,但這種“一廂情愿”的方式卻實在令人難以茍同。“激勵”辦法有很多,但是不能過于形式主義。另外,如果學校果真是誠心為自己的學生加油,何不免去“高考服”的費用,反為考生增加一項負擔?
   再說,學生考的好不好,有無斗志,關鍵在于平時的努力和自身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而所謂的“高考服”,也僅是一件普通的T恤,難道學校把它當成“興奮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