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什么?川菜?海鮮?還是日本料理?”下班時分,這樣的電話常會在你我的耳邊響起。現(xiàn)在青島人外出用餐早已是一種時尚和潮流。有幸生活在這座美食之城,我們的舌頭、我們的鼻子、我們的胃對于菜品的挑剔,是越來越厲害了。然而,當我們吃遍了川菜、東北菜、粵菜、淮揚菜、法餐、意餐、日餐的時候,舌尖上雖已溢滿幸福的味道,心里卻忍不住還冒著一絲絲的遺憾。究竟是哪里出了錯?或者,是否是因為我們錯過了什么?想想,再想想……是了,我們一直沒有提起魯菜,那個號稱是中國八大菜系之首、曾對中國北方各大菜系有著深遠影響的魯菜,竟然就這樣被我們忽略了。有人說那是因為“魯菜是那種很容易忘卻的朋友,見他的時候喜笑顏開,離開之后卻再也不會想念了”,果真如此嗎?想來未必。既然如此,我們就從今天開始關(guān)注魯菜吧,看看它究竟會給我們的舌頭和胃口帶來什么樣的味蕾艷遇。    
   主題詞名店、青島菜館、
   “大宅門的故事”每次瞅著“青島菜館”,總會想起大宅門的故事。不是因著裝修得華美與精致,而是每次落座,總有一種清新的書雅之氣,淡淡的,像久違了的人見了熟悉的景。人說“事國菜不忘國籍,品老菜不忘歷史”,對了,原是這份或許連自己都未曾發(fā)覺的故鄉(xiāng)情在作祟。
   青島菜,是魯菜之一。而說起青島菜,又自然首推“青島菜館”,菜正宗不說,連名字也起得清清白白,一目了然。正宗魯菜特色百年不變,一道“膠東大排翅”,一道“肉末燒海參”,不知虜獲了多少人的胃。南來北往地多了,帶來各種花樣吃食,但沒有了鎮(zhèn)地之菜,就像一個人沒了主心骨一樣,總會感覺不踏實,多多少少的失落。幸好,有智者有了先見之舉,讓我們得以在眼花繚亂的飲食世界,有了可以追本溯源的根。
   青島菜館,正以它獨特的視角詮釋著前人的榮耀與夢想。
   青島菜館正在上演的一個個“大宅門”的故事,除了到現(xiàn)在還在講述的之外,還有許許多多不該被遺忘的故事……
   魯菜,正一步步侵入老字號的臺面,在昨天的記憶與遺忘之間,挑戰(zhàn)新的味蕾體驗。老字號,是豐碑。
   
主題詞烹飪大師、郭經(jīng)緯、王秀庭似乎每一種菜系的昌盛背后都要有“人”在撐腰。魯菜也不例外,翻開塵封了的史卷,從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中,我們可以讀到--什么叫傳統(tǒng)、什么叫文化、什么叫老字號。而尚在我們身邊、耳熟能詳?shù)臒o外乎那么幾人,郭經(jīng)緯、王秀庭便是其中兩人。
   1961年,16歲的郭經(jīng)緯初中畢業(yè)后,對前途深感迷茫,就這樣在馬路上走著走著,卻意外地走進了廚師的隊伍,成為一代烹飪大師。從百年老店春和樓中走出的他,貫穿著對魯菜終生的熱愛。“單單基本功,我就練了10年!闭驗橛腥绱松詈竦墓Φ,才能做到對所有菜品手到擒來。
   “睜著眼炒一個菜比閉著眼炒10個菜要好!边@是郭經(jīng)緯在40余年的烹飪生涯中總結(jié)出的被學(xué)員奉為經(jīng)典的一句話,他說,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自己的技術(shù)已日臻完美,他又開始琢磨了:為什么游客到青島來游玩仍要吃大眾菜,而不能品嘗到地道的青島菜呢?念頭一起,“青島菜館”應(yīng)運而生,在快要被外來入侵者打得一敗涂地的時候,總要有英雄出場。他用大半生見證了魯菜的興衰成敗與老字號的創(chuàng)業(yè)艱辛。
   而說起王秀庭,大家相對來說要熟悉許多!叭ネ醭那鄭u菜館吃飯不點王秀庭的菜,那等于白去!”這是眾網(wǎng)友對其人其菜的一致評價。作為郭經(jīng)緯的徒弟,現(xiàn)年50歲的他也早已成為大師級人物!扒鄭u該有自己的菜了!”這是見面他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他說,青島有山有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有著豐富的物質(zhì)資源,為什么就不能創(chuàng)出讓人吃后回味無窮的菜品?為什么要跟著別的菜系屁股后面委曲求全?他不服輸,所以在魯菜的推新上頗費心機,所以要求“青島菜館”所有廚師一個月必須有兩次創(chuàng)新菜!爸挥胁粩喟l(fā)展著,我們才能站住腳,才能有一席之地。”
   因為有了這兩位大師,我們的心可以稍微放寬了,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奔著他們的名向魯菜涌去……
   
本版撰稿攝影滕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