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們都會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還會有人走著。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著的時候,想到這件事,心里就很高興!跣〔
《綠毛水怪》手稿
《綠毛水怪》
1995年10月7日,作家黃集偉給北京電臺做《孤島訪談錄》節(jié)目,王小波是他請的第二個嘉賓。
黃集偉給王小波準備了20個問題,其中10個問題是每個嘉賓都要被問到的,10個問題是專為王小波設計的,問他喜歡讀什么書,問他小說《綠毛水怪》的寫作,問他對披頭士的喜愛等等。策劃是一個小時的播出時間,錄音40分鐘就可以完成。問嘉賓的問題是:“如果你到一個孤島,讓你帶一本書和一張CD,你會帶什么?”王小波到了現(xiàn)場,節(jié)目開始錄制,沒想到20多個問題很快就問完了。
“當時我問的很傻,他回答的也直不楞噔,沒有延展性,比較生硬的問和答。我為了避免尷尬,就插問題。當時我對他的性格不是很了解,沒想到他是一個挺內向的人,不是見了生人就滔滔不絕的主兒。雖然后來談開了,但是跟別的嘉賓比,他還是很拘謹!
那段時間,王小波時不時接受邀請,做一些電臺和電視節(jié)目,但是那些節(jié)目多半不能播出。電臺、電視臺因為王小波寫小說名聲漸起,也因為他寫小說機智、風趣、搞笑就會把目標鎖定他,很希望王小波的幽默機智能給觀眾帶來快樂,能制造節(jié)目的熱力,拉動廣告和收視率。但是事實是,王小波參與的幾檔節(jié)目大多因為表現(xiàn)不佳而流產!秾嵲拰嵳f》做過一期丁克家庭的節(jié)目,也請王小波做嘉賓,王小波和李銀河都去了,但是最后節(jié)目也沒播出來。
“那段時間我就發(fā)現(xiàn)其實王小波是一個內心很寂寞的人,他可能很想跟更多的人溝通,但這樣的溝通多半收效甚微!
2005年4月,在王小波辭世八年之后,“王小波生平展覽”在魯迅博物館開展。在展出的大廳里,大屏幕就經常出現(xiàn)王小波作為嘉賓出席電視臺節(jié)目的情景。王小波在主持人用力過度的努力中試圖渲染活躍氣氛,但是他在鏡頭面前的拘謹使他的形象更加黯然。
王小波創(chuàng)作小說《綠毛水怪》的手稿現(xiàn)在就和他的大量的作品和藏書出現(xiàn)在魯迅博物館的展廳里。王小波生平展借他遺物、影像、燈光,為王小波搭建了一個舞臺,那些無數(shù)的紙片、書籍和影像還原了王小波的生活場景和精神履痕。王小波人生的履痕成長的印跡通過74面圖文展板和500張照片呈現(xiàn)出來。
“這樣的紀念方式很像‘你想敲開誰的家門’那類電視真人秀,讓讀者的我們走進王小波的書房。在‘王小波生前所讀書’那個玻璃柜子里放著很多書。那些書一般文學青年都讀過的,可讀過了,你也無法成為王小波,也終于寫不出《綠毛水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