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媛媛的簡歷上,可以看出她是個社會活動經歷豐富的學生:校學生會副主席,“挑戰(zhàn)杯”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山東省二等獎,2001年山東省大學生辯論賽“最佳辯手”。不過最引起人興趣的,還是她作為中國海洋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赴貴州省德江縣扶貧支教的經歷。在貴州的一年間,她擔任貴州省德江縣民族中
學英語老師、德江縣山川育才中學特聘英語教師,并獲得了德江縣“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教師”的稱號。 “去貴州支教是我的渴望”
說到去貴州支教,趙媛媛先說起了2002年的一次經歷。那是她和海大管理學院的老師同學一起到濟南市長清區(qū)進行的“三下鄉(xiāng)”活動。在那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中,她參觀了大山中的于盤小學,那是一個生活艱苦的村子,學校只有兩間屋子和屋外的小塊空地,以及一名老師和六個年級不同的孩子。
“我坐到孩子們的中間,跟他們一起學習,聊天,唱歌,游戲?粗@簡陋的教室,聽著老師和這些瘦小的小伙伴們的樸實而真誠的話語,我的心被震撼了。山里的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求竟然也是如此強烈,我當時突然萌發(fā)了畢業(yè)后去山區(qū)做一名支教老師的想法。對我來說,這種想法是一種渴望,一種責任,一種義務……”趙媛媛說,兩年后當她站在貴州省德江縣那片紅土地上時,她知道,這一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
2003年8月,作為中國海洋大學第二屆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趙媛媛來到了貴州省銅仁地區(qū)德江縣,一個16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貧困縣。她所在的支教學!陆h民族中學,坐落在縣城西北郊兩公里處。盡管出發(fā)前已經做好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可氣候條件不適應,飲食風俗不習慣,語言交流困難,精神生活匱乏,交通、信息閉塞,當趙媛媛真正面對這一切時,才意識到自己將開始一段艱苦的歷程。
“我給他們帶去了生活態(tài)度”
在剛到貴州的日子里,趙媛媛說自己有時會感到迷茫,“當我坐車在群山之中行駛時,我會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吹缴絽^(qū)的樣子,我有時會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帶給他們什么樣的改變!
工作最開始也讓她頭痛,“剛上課的時候,學生不會讀音標,我只好一個一個地從最基本的音標開始教。學生們都是來自下面的鄉(xiāng)鎮(zhèn),底子薄。我在課堂上講得聲嘶力竭,可學生們依然瞪著一雙迷茫的大眼睛;知識點強調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課堂提問時又忘得一干二凈!碑敃r的趙媛媛,已經沒有了初為人師的新鮮感。
好在忙碌的日子沒有給趙媛媛太多的閑暇時間,她擔負著民族中學和德江縣大專函授站的兩份教學工作,白天上課,晚上批改作業(yè),周末給學生加課,假期到學生家走訪。漸漸地,她在學生的身上找到了成就感!奥兀瑢W生們的發(fā)音越來越準,課堂上也能大膽地回答問題。在學校的考試中,我教的班是全年級平均分最高的一個班,還出了個全年級的最高分!
讓趙媛媛欣慰的不僅是這些。趙媛媛最開始和學生接觸時,孩子們的生活態(tài)度讓她震驚,“他們告訴我:‘老師,我們這里很窮、很差。’當時很多孩子學習不好,而且自暴自棄。他們認為祖祖輩輩都這樣過來的,他們也可以這樣活下去!壁w媛媛想,要改變這些孩子的想法,要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告訴他們如何改變命運。
她開始給同學們看青島的明信片,讓他們看各類書籍,和他們聊天談心,告訴學生們自己的經歷和大學生活。“等我走的時候,很多同學和我說:‘老師,我將來要上大學,要去青島。’”敘述到這兒的時候,趙媛媛臉上充滿了自豪。
“我所能給予他們的是一種精神:積極向上的、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百折不撓、乘風破浪的勇氣和信心,面對艱難困苦永不言敗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真的希望那里的孩子能夠和我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收獲,一樣的奮斗,一樣的成功,一樣的感受新世界、新生活!
趙媛媛還說,哪怕不會再回去當老師,但祖國的西部將是她一生的關注。本報記者趙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