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 (記者 呂諾、鄔煥慶) 隨著一些高校2005年藝術特長生報考工作的進行,持續(xù)多年的高校藝術特長生報考熱在全國各地越發(fā)滾燙,報名人數(shù)持續(xù)攀升。而隨著這個報考熱舞動的,是已經(jīng)在社會上喧鬧多年同時也爭論了多年的藝術考級熱。
高燒難退的考級熱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不少家長在孩子的藝術教育投資上不惜重金。仿佛一夜之間,中國一下子變成一個藝術教育大國:音樂藝術幼兒園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少年宮藝術教育培訓班如火如荼,從鋼琴、薩克斯,到琵琶、二胡;從舞蹈、朗誦,到繪畫、服裝表演……不勝枚舉。
“學琴熱”“舞蹈熱”的延續(xù),便是應時而起的藝術等級考試熱潮,至今仍“高燒”難退。在一些大中城市,每到藝術水平等級考試時節(jié),都會出現(xiàn)同樣一道景觀:許多孩子抱著琴、拿著筆,或興奮或木然地在父母的陪同下,黑壓壓地匯聚到藝術考試的考點,接受一輪又一輪的考試。而漸漸地,各門類的藝術考試培訓點、考試點也遍布城市,并每年在特定的月份聚合起人潮。
功利主導下的考級熱
有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藝術考級市場如此之大,考級如此之熱,很大程度上與家長的功利目的有關,那就是藝術特長生高考可以獲得加分。
據(jù)了解,自有關高校開始招收藝術特長生以來,一般通過藝術考試的孩子都可以獲得50分以上的加分權利。在高考的競爭壓力下,希望通過特招提前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已成為眾多家長和考生的心愿。
目前,全國有關高校招收藝術特長生有大擴容的趨勢,這進一步驅使更多的家長趕著自己的孩子進入考級的洪流中。上海音樂學院知名教授、上海小提琴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趙誕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當前考級的“功利”色彩太強。這種功利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家長的急功近利,二是部分藝術考級主辦方的“功利”。目前許多考級活動商業(yè)化色彩濃厚,主要原因在于包括藝術學院、藝術協(xié)會等多元主體的無序競爭,考級目前正處于“戰(zhàn)國時代”,正在一點點地背離它應有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需要政府有關部門予以規(guī)范。
考級背后的滾滾財源
2004年7月28日,四川省教育部門發(fā)出了《關于音樂、美術綜合素質(zhì)(音樂基礎知識)測試的通知》,要求考級增加基礎樂理書面考試。通知上還提醒,為配合該項考試的進行,一本名為《四川省中小學音樂綜合素質(zhì)測試指南》的書已正式出版、發(fā)售。
此舉一出,人們紛紛指責其涉嫌圈錢。有專家戲言:中國正在形成“考級經(jīng)濟”。
一位孩子已通過鋼琴業(yè)余七級考試的成都家長稱,由于他的孩子目前還同時在學習美術,所以要想通過所有的級別考試,再加上藝術特長生考試和綜合素質(zhì)考試,孩子至少要考二十余次。
“簡直連考試費都繳不起了!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為了多收錢!边@位家長算賬說,從一級到演奏文憑級,報名費逐級遞增,少則40元,多達百余元。以一個孩子收40元計算,每年全成都有14000個孩子參加藝術考級,那就是50多萬元!
事實上,藝術考級的背后確實是滾滾財富。圍繞著藝術考級,形形色色的收費高昂的培訓班塞滿了少年宮、學校;有的考點向輔導老師承諾:只要介紹的學生達到一定數(shù)量就可以從報考費中提成;有的藝術院校甚至為了一個藝術考級考點的資格而爭斗不休……著名作曲家呂遠指出,藝術考級實際上成了追求考試分數(shù)的功利目的和追求商業(yè)利潤的經(jīng)濟目的相結合而形成的社會性活動。盡管考級以教育形式出現(xiàn),但它是以高考競爭和經(jīng)濟效益為基礎的。
一些專家指出,藝術考級使本應屬于素質(zhì)教育范疇的藝術教育被“應試化”了。國家確定等級分明的藝術水平標準,目的是希望通過考級來提高全民藝術素養(yǎng)。然而考級延續(xù)至今,已經(jīng)和初衷背道而馳,越來越功利的考級根本“考”不出我們民族的藝術素養(yǎng),反而有可能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藝術的陰影。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