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繳款方式和違約處理太死板。按照教育儲蓄每月固定存款的規(guī)定,存三年期的,儲戶就得往銀行跑36次;存六年期的,儲戶就得往銀行跑72次。雖然推出了可以分兩次性存款,一次一萬元,但可能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沒有達到這一程度,所以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教育儲蓄的冷落面貌。在違約方面,教育儲蓄只能每月存入一
次,中途如有漏存,必須于次月補齊,否則就算違約。銀行只對違約前的存款按優(yōu)惠利率計算,對以后的存款就只能按一般儲蓄計算。因此,這一規(guī)定使經常四處奔波的人們對教育儲蓄望而卻步。
第四,銀行不斷開拓的理財新品種,使教育儲蓄的利好失去昔日的光環(huán)。最近幾年,各家商業(yè)銀行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不斷適應廣大居民的投資需求,先后開辦了代理保險、代理基金、代理國債、代理企業(yè)債券等,這些都是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品種,受到人們的喜愛。據悉,最近光大銀行推出的第一期人民幣理財產品開出了遠高于儲蓄的“價碼”,半年期的年收益率為2.4%,1年期年收益率為2.8%,分別為同期儲蓄收益的1.58倍和1.76倍。而二期剔除了半年期產品,增加了3年期與5年期品種,其年收益率更達到3.3%和4.2%。同期的定期儲蓄利率稅后分別為2.016%和2.232%。況且這些還都免征個人利息稅。這些高額回報的個人理財新品種,都促使人們遠離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政策需完善
對門庭冷落的教育儲蓄,業(yè)內人士說:此項政策需要改進,如果不加以完善,不降低門檻,教育儲蓄熱也許就只是曇花一現,而把大部分參儲對象拒之于門外,失去了教育儲蓄的實際意義。對此業(yè)內人士建議:第一,要擴大教育儲蓄參儲對象的范圍。教育儲蓄只有增加存期,才能擴大參儲對象的范圍,而不至于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二,增加教育儲蓄的存款額度。根據規(guī)定,教育儲蓄的每一賬戶本金合計最高限額僅為兩萬元,這筆錢用于繳納處于目前水平的大學學費還捉襟見肘。再加上學生幾年的生活費,教育儲蓄究竟能發(fā)揮多大作用,就不能不讓人懷疑了,所以應提高教育儲蓄的最高限額。第三,繳款方式和違約處理要靈活一些。這一期盼對于已經辦理或正在辦理教育儲蓄的人們來說,就顯得尤為迫切。經常外出的人們希望銀行能打破每月遞進存款的老框框,允許他們一次適當多存進一些錢。同時,儲戶斷交存款的次數也應適當增加。這樣,儲戶在遇到特殊情況不能適時存款時,只要在一定期限內補齊,也能享受違約后存款的優(yōu)惠利率。第四,明確規(guī)定開具證明的標準。在辦理教育儲蓄清戶業(yè)務時,對于客戶提供的非義務教育的證明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規(guī)定。對于客戶來說,取得符合規(guī)定的證明有困難;對于操作員來說,也很難掌握,也不便于管理。
總之,盡管教育儲蓄受到銀行理財的排擠,但對于眾多的平民百姓來說,教育儲蓄仍舊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只要政策得當,措施得力,就能受到人們的青睞,造福于我國的教育事業(yè)。
(1月10日《科學時報》李偉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