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1月11日電(記者呂諾)一份教育部安排的研究課題報告顯示,由于受到缺乏內在動力機制、缺乏外在經濟載體、社會投資機制不暢等三大“瓶頸”制約,我國高校雖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項至8000項之間,但真正實現(xiàn)成果轉化與產業(yè)化的還不到十
分之一。
這份由清華、復旦等國內20所高校聯(lián)合完成的“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研究報告,是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提交的。報告指出,科技的競爭不僅表現(xiàn)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競爭,還表現(xiàn)為科技成果轉化的競爭。我國大學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是比較落后的,這種情況不利于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落實,也與現(xiàn)代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大學的社會地位不相吻合。
“大學的科技成果需要轉化”近些年來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但目前我國大學的科技成果轉化情況與大學科技資源存量和社會現(xiàn)實需求仍不相稱。報告認為,造成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原因較多,有社會環(huán)境的原因,也有學校內部文化和體制慣性的原因。就大學自身原因來說,是大學發(fā)展和科技創(chuàng)新理念滯后時代要求所致:開展成果轉化缺乏內在動力機制,大多仍處于自發(fā)階段,而未上升到自覺階段;開展成果轉化缺乏外在經濟載體,大多仍徘徊于研究平臺上,而未能真正內化到經濟載體上;開展成果轉化的社會投資機制不暢,大多重學術價值,而未能真正演化到技術集成上來。
報告指出,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建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內在動力機制。建議政府以“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為準則來考察研究型大學,將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結果納入大學評價;對大學教師科研成果的應用進行跟蹤,并將其納入個人業(yè)績評定體系;對大學“服務社會”職能的發(fā)揮開展社會深度跟蹤。
此外,報告建議積極推行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運行機制,通過公司制組織這個載體建立起產業(yè)資本、創(chuàng)業(yè)資本和人力資本介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基礎。報告還建議要完善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投資機制,加快培育資本市場,建立社會風險投資機制,擴大科技成果轉化的社會投資渠道。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