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對一部文學作品,尤其經(jīng)典名著,會有各自不同的讀解。即便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同一部作品的讀解,也會發(fā)生改變。我小時候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是《水滸傳》,最喜歡的人物不是晁蓋、宋江,而是林沖和武松,覺得他們是真正行俠仗義的綠林英豪,對魯智深和李逵也頗有好感,還
曾想過要拜個師傅,學幾手貓腳功,F(xiàn)在,當然不是不喜歡讀,但理解上卻大不一樣了。那時對“智取生辰綱”從沒質(zhì)疑,現(xiàn)在仔細一想,幾位好漢確實并未用此劫富濟貧,而是哥幾個私分了;對李逵大斧子過處,噼里啪啦,人頭落地,只覺得血腥得過癮,從未覺得其斧下鬼是否無辜;對潘金蓮也是覺得她是毒害親夫的蛇蝎淫婦,最后被挖出心肝,是罪有應得的因果報應,絕不會想到什么女性正常的生命欲望;對“逼上梁山”的好漢,也是長大以后才深入分析過,許多人的被“逼上梁山”并不都是林沖式的,而是有多種類型;宋江窩窩囊囊,卻靠玩弄權(quán)術(shù),篡奪了水泊梁山的最高領(lǐng)導權(quán),最后成為接受朝廷招安的投降派,根本就沒在腦子里對他閃過“忠義”的念頭,等等。特別是今天,已有學者明確指出,“《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是游民意識的載體”,《水滸傳》表現(xiàn)的主題不是過去常說的“農(nóng)民起義的故事”,實際上是“游民成功與失敗的故事”。所以,對像《水滸傳》這樣的古典名著,有必要重新進行現(xiàn)代品讀。正是本著這樣一個初衷,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繼請紅學家們《新解〈紅樓夢〉》之后,又將研究《水滸傳》的學者們請來,用現(xiàn)代觀點品讀《水滸傳》。 對于宋江,不知道一般的讀者是否考察過,歷史上確有其人。聽專家一點撥就會知曉,最早的一個水滸故事見于《大宋宣和遺事》,講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時,奸臣蔡京、高俅、童貫當權(quán),許多忠義之士被“逼上梁山”,結(jié)成以宋江為領(lǐng)袖的三十六人一伙兒,劫富濟貧。這三十六條綠林英雄,橫行一時,無人能敵。朝廷只得招安,命他們?nèi)フ饔懛脚D。宋江因收方臘有功,做到節(jié)度使!端问贰分械摹痘兆诒炯o》、《侯蒙傳》、《張叔夜傳》對宋江的英雄傳奇也有提及。到后來街談巷議,使水滸故事盛傳各處,原先的三十六小伙兒,也變成了一百單八將。可見流傳民間的宋江故事是《水滸傳》的遠祖,正如胡適所說:“《水滸傳》不是青天白日從半空中掉下來的,《水滸傳》乃是從南宋末年(12世紀初年)到明朝中葉(15世紀末年)這400年的‘梁山泊故事’的結(jié)晶!
但歷史上的宋江,是小部隊流動作戰(zhàn),到了《水滸傳》里頭變成大規(guī)模的水上軍事對抗。這個轉(zhuǎn)變是怎么發(fā)生的?有人這樣解釋: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大特點就是虛構(gòu),《水滸傳》作者完全可以憑借著虛構(gòu)來完成這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偉大史詩。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正像侯會先生在《水滸傳成書之謎》中講到的,《水滸傳》之所以不愧稱之為農(nóng)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在于它不是哪一次農(nóng)民起義的忠實記錄,它是對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包括宋江起義之前、之后農(nóng)民起義、民族戰(zhàn)爭的一個全景式描述。既有歷史的真實厚重,又有史詩的壯麗恢弘。如果我們像侯會先生一樣有心,將歷史上的宋江起義,小說里描寫的宋江起義,以及中國古代惟一一次大的水軍———洞庭湖起義;把這三種資料放在一塊兒來比一比,就可知道小說里的描寫是更接近歷史上的宋江?還是更接近洞庭湖鐘相、楊幺的起義?
所以,在侯會先生看來,《水滸傳》這部書是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作為一個框架,宋江作為一個符號存在,具體的內(nèi)容吸收了大量的農(nóng)民戰(zhàn)爭、民族戰(zhàn)爭史料。在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洞庭湖起義的史料和傳說給《水滸》作者以極大的啟發(fā)。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深入研究洞庭湖起義的素材,是解開《水滸傳》成書之謎的一把鑰匙。
為什么中國的古代小說都會有一個作者的問題?《水滸傳》的作者是誰?《水滸傳》的版本狀況是怎么樣的?劉世德先生講得言簡意賅、清晰明了。他特別提到,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與文學創(chuàng)作之間的區(qū)別,這顯示的是一個偉大的作家、一個語言文字藝術(shù)大師和一個很普通的記載一個故事的記錄者之間藝術(shù)功力的天壤之別。因此,必須肯定,《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一個偉大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家。在世界文學史上,以長篇小說而論,凡是第一流的偉大作品,全部都是個人的創(chuàng)作,“積累型”的作品不可能成為偉大的、第一流的作品。
書中的10篇演講各有側(cè)重,各有特色,涉及《水滸傳》的作者與版本、《水滸傳》的成書之謎、宋江的性格與功過、“逼上梁山”人物解析、《水滸傳》中的女性人物、從林沖看《水滸傳》的人物描寫、“水滸”與“江湖”、《水滸傳》與水滸戲、《水滸傳》的思想傾向、從“生辰綱”的下落重評《水滸傳》等。
《水滸傳》故事本身是從宋代真實的人物宋江的事跡演化而來?蓪τ谌绾卧u價宋江的一生,歷來毀譽參半,主要焦點集中在對他接受朝廷招安的看法。他到底是一個具有革命家氣質(zhì)、“勇悍狂俠”、“廣行忠義,殄滅奸邪”的農(nóng)民領(lǐng)袖,還是打著仁義旗號的機會主義者,是出賣梁山、投靠朝廷的投降派?張俊先生的演講也是立此存照以備考。
不論從哪個角度說,《水滸傳》都是一部男人書,女性人物少得可憐,給人留下印象的主要有三類:梁山三女杰———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和顧大嫂;四淫婦———潘金蓮、潘巧云、閻婆惜和盧俊義夫人賈氏;還有貞烈的林娘子。從中當然能夠明顯感覺到作者封建傳統(tǒng)的男權(quán)視角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觀。
至于《水滸傳》的文學魅力自不必贅言,明代容與堂刻本的《水滸傳》在第三回總評中說,“《水滸傳》文字妙絕千古,全在同而不同處有辨。如魯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劉唐等眾人都是急性的,形容刻畫亦各有派頭,各有光景,各有家數(shù),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讀去自有分辨,不必見其姓名,一見事實,就知某人某人也!薄端疂G傳》里的人物性格極其豐富,一百零八人不重樣兒,各具形神,僅以貫華堂刻《水滸傳》第二十八回金圣嘆點評為例,說“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魯達之闊,林沖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者也!蓖鯇W泰先生是研究“游民文化”的專家,他的研究成果得到學界的廣泛關(guān)注和認可,他近來提出要重新“解毒”《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他認為《水滸傳》是江湖的百科全書,江湖藝人通過《水滸傳》的故事第一次把江湖生活展示給讀者和聽眾,使得后世讀者第一次得知宋代已經(jīng)有了新的含義的江湖的存在!八疂G”的故事還把宋代江湖人的生活奮斗和理想展示給讀者看,把他們的成功與失敗展示給讀者看。因此研究《水滸傳》最應該關(guān)注的就是江湖,沒有江湖游民的出現(xiàn),就不會有水滸的故事。而在江湖游民的身上,又有著傳統(tǒng)文化和精神思想里太多糟粕的東西,這也就是魯迅為什么要說,“中國的確也還流行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但這是為了社會還有三國氣、水滸氣的緣故!
有古人說,“不讀《水滸》,則不知天下之奇!”讀讀這本書,絕對可以使讀者在身臨現(xiàn)場般的聆聽之中,享受一種捷徑的獵奇。(《〈水滸傳〉的現(xiàn)代品讀》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