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教師這個職業(yè)是神圣的。然而對于教師們來說,這個神圣的光環(huán)卻是他們用愛心和汗水一點一滴鑄就的。從幼兒園到小學,從中學到大學,無數(shù)教師都在用自己默默的奉獻來詮釋著“教師”這個神圣的稱謂。王秀芳、李玲、劉國新就是他們中的三個。
王秀芳
:行動詮釋愛心
“這一年來,孩子的變化非常大。王老師不僅在學習上教孩子,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也無微不至地關懷孩子。我孩子身體不好,王老師經(jīng)常打電話來問候,我們家長非常感激。孩子能有今天,多謝王老師!边@是一位學生家長在給三江學校王秀芳教師的反饋意見中所寫的一段話。
青島三江學校是我市第一所省級規(guī)范化弱智學校,在這所學校中,51歲的王秀芳已經(jīng)工作了15年。在校長室的檔案夾中,這樣的留言還有很多。
15年的特教老師生活,讓王秀芳感觸最深的還是從去年當上班主任后!耙郧敖桃魳贰趧,自從當上班主任后,付出的比當任課老師時要多得多!蓖跣惴颊f,當特教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愛心!斑@里的孩子大都是智障兒,對待他們要比對待自己的孩子還要親,愛心、耐心、誠心,缺一不可!
說起王老師所做的事來,真是又多又雜,比如每天要早到學校接孩子上學,中午和部分孩子吃飯,下午要把所有的孩子送回家,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等。王老師都不好意思地說:“真沒有什么可說的!钡菑倪@些小事中,一個充滿愛心的特教老師的形象樹立了起來。一年當中,王老師走訪了所有學生家庭,有的家庭還去了四五次。和家長交流,告訴他們?nèi)绾卧诩彝ブ袔椭⒆印Mㄟ^這些實際行動,原來一些認為“勞動課老師怎么能當班主任”的學生家長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家長留言中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希望王老師一直當班主任到孩子畢業(yè)”的聲音。
在勞動教室的作品展桌上,幾年來王老師帶著孩子們所做的作品擺得滿滿的,有獲過市一等獎省二等獎的一套毛織作品,也有大小不一的提包,拖鞋,刺繡作品,參加省市比賽獲獎的證書也堆了一堆。通過勞動,王秀芳發(fā)現(xiàn)著孩子們身上的特長,并幫助他們發(fā)揮著特長。她告訴記者,前兩天一個已經(jīng)畢業(yè)多年的學生給她打電話祝賀節(jié)日,“這是當一個老師最高興的事了”,她說。不過今年王秀芳還有一件高興的事,9月10日教師節(jié),她將成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預備黨員。
李玲:“請投入地工作”
江蘇路小學28歲的李玲有著頗為“顯赫”的經(jīng)歷:13年嘗試過四科的教學研究,她參與全國通用教材的編寫,并積極投身到所編教材的首批實驗中來;她編過音樂劇、導過歷史劇,策劃過音樂朗誦會、演講比賽;她下鄉(xiāng)支過教,為貧困閉塞的農(nóng)村學校實施素質(zhì)教育探索出一條可行的道路,也樹立了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在農(nóng)村教育教學中運用的典范……但在與記者交談中,她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那顆對學生的愛心。
1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李玲一直不斷提醒自己:“教著今天的孩子,就得為孩子的明天著想。凡是孩子們明天需要的,就應盡上最大的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鍛煉機會”。早晨的“新聞發(fā)布會”、“課前三分鐘演講”、“道德法庭”、“記者招待會”、“小型辯論會”為孩子們提供鍛煉口才的良好時機。平常和他們一起玩將軍寶、玩老鷹捉小雞,假日搞社會調(diào)查、到聾啞學校參觀、到貧困鄉(xiāng)鎮(zhèn)體驗生活……“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加活動,受到教育,得到鍛煉”,這是李玲在班里組織活動一貫的宗旨。而令她最安慰的就是自己付出的愛會在孩子的心中開花、發(fā)芽。記得一年教師節(jié),班里又組織演講朗誦專場賽。為了讓每一名孩子都能找到自信,她手把手地一句一句地教……嗓子啞得說不出話來,孩子們從家里帶來水果、橘子汁,家長到醫(yī)院買來胖大海、甘草片,還有的家長從外地請來老中醫(yī)……這些都使李玲激動不已,更令她感動的是那些本來膽小懦弱的孩子送來的一張張小紙條:“老師,您快歇歇吧,我們自己好好練!”“老師,您放心,我一定能講好!”對于教師這個職業(yè),李玲有一首給自己的小詩:
我從教的目標并不遠大,只是想做一個自己快樂并給學生帶來快樂的人。和孩子們手拉著手,心連著心,激情的浪花里飛濺著歡樂的歌、辛勤的勞動后蘊藏著幾個世紀的收獲,燦爛的笑與真摯的情,時常陶醉了我……投入的時候,時光如水不見日出日落;投入的時候,心情如詩忘了天地物我。如果想做一個自己快樂并給學生帶來快樂的老師,就請投入地工作!
劉國新:態(tài)度決定一切
從學者這個角度上說,42歲的劉國新在海大頂多算個“大齡青年”;但從他擁有17年教齡的經(jīng)歷來說,他可以算得上一個老教師。他說,當一個老師最重要的,不一定是傳授知識,在他看來,老師最重要的責任是幫助學生樹立對自己、對人生的信心。
1983年劉國新第一次指導本科生的畢業(yè)論文,當時有一個來自福建的學生選擇了他作為指導老師。第一次交談,劉國新就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有些自我放棄。事后經(jīng)過了解,他才知道這名學生因為個性上的問題在大學期間一直不合群,同學也不愿意和他在一起,久而久之,造成了他玩世不恭、自我放棄的性格。在第二次談話中,他就告訴這位學生:“大學四年,你學到了知識,你能做出一些事情來,你應該對自己有信心!薄袄蠋煟來得及嗎?”這位學生反問!皝淼眉,只要你想!彼麍远ǖ貙W生說。
經(jīng)過幾次深入的交流,這名學生漸漸轉(zhuǎn)變了想法。在短短的時間里發(fā)奮圖強,考上了廈門大學金融方面的研究生。每年大年初一,這位學生的電話會準時打到劉國新的家里。
劉國新說,人們在談大學老師時往往過多地強調(diào)他們的學術成果,而忽略了他們的教學。當然,大學教師必須研究與教學相結(jié)合,但既然作為老師,就不能忽視了教學。“我認為作為一名大學老師,至少要有一門本科課程響當當。要不愿意教書,干嗎叫教授,可以叫研究員嘛!
劉國新感覺這十幾年來當大學老師在教學上已經(jīng)不一樣了,“以前講課,100個學生只要有一個聽懂了,教師就可以說自己講得沒問題。那些不懂的學生也會在課下研究明白。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要讓大多數(shù)人聽懂。”其實在劉國新看來這就是一個職業(yè)態(tài)度問題!熬拖衩妆R說的,態(tài)度決定一切。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要對得起它。教學固然不能像搞科研那樣名利雙收,但當你面對學生時,總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北緢笥浾呲w笛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