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哈佛大學公布了對本校學士課程的一份全面評估。上次評估,還是在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經(jīng)30年了。評估的目的是對課程作出適當改動,讓教育更好適應新世紀的新形勢。以哈佛的地位,他們在課程改革上的任何舉動,都會引起美國教育界乃至全社會注目。美國各大報紙都報道了這一評估。有趣
的是,3個月過去了,或許是憚于哈佛的名頭, 筆者居然沒有見到那些總統(tǒng)要諷刺、小民也要調(diào)侃的嘴尖舌長的專欄作者及時發(fā)表評論。美國人不講,那就只能由我這個中國人來開講了———因為哈佛評估所提出的兩條最主要改進措施,恰恰與我們很多人對本國教育的抱怨背道而馳。
評估委員會經(jīng)過15個月的調(diào)查并開過無數(shù)會議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最主要的有兩條:第一是將國際經(jīng)驗加入學習過程,期望哈佛學生在校期間持續(xù)修讀一門外語,并在國外至少學習、研究或工作一學期;第二是加強科學教育,要求在深度和廣度上達到本校人文教育的傳統(tǒng)水準。
評估在第一條建議里用的動詞是“期望”,而不是第二條的“要求”,因為委員會認識到,有些學生———比如說出于健康原因———確實無法去國外實習。但是,聲稱自己的專業(yè)只與英文有關,卻不是拒絕國際經(jīng)驗的理由。評估宣稱,哈佛要培養(yǎng)的學生,不但是美國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特別是美國作為一個世界性大國,必須與世界各國開展廣泛的交流。套用我們的說法,美國當前的緊迫任務是“讓世界理解美國,讓美國理解世界”。而哈佛,自任為美國各界未來領導人的搖籃,必須走在這一雙重理解的前列。
現(xiàn)在有不少人認為國內(nèi)的英語學習過頭了。這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但是,他們提出的理由,卻往往是英語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直接助益。常見詰問是:中文系學生念了英語有什么用?哈佛把學習外語、獲取國際經(jīng)驗的緣由放在理解其他文化、更好地與別的民族交流的愿望上,不能不說著眼點還是比我們有些人要高一些。
但理解其他文化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長期過程,切忌低估難度而高豎標桿。委員會要求哈佛學生不但要看到別人生活的世界,而且要學會從別人的眼里看美國。這后一要求就是陳義過高,只怕是兌現(xiàn)不了的空話。
一個缺乏社會經(jīng)驗的年輕人,在國外住了幾個月,就能理解外國人的心理?就說中國吧,表面看來,現(xiàn)在少男少女的打扮與美國唐人街的華人孩子區(qū)別不大,深層心理卻大為不同。很多年輕人聲稱不關心政治,但是改革開放之前長期“政治掛帥”的影響,仍然存在于他們的概念系統(tǒng)之中。這一內(nèi)在概念系統(tǒng)只能通過語言的無意識應用來考察。潛意識里,中國人仍然認為政治是“高級”的,可以用其他“低級”事物作比喻來簡化說明,卻不能簡化了當作比喻去說明其他事物。當美國人開玩笑說常用語“Just like politics”(就跟政治一樣)時,中國人卻可能覺得他太嚴肅,怎么動輒談政治?這樣隱蔽的比喻區(qū)別,即使聰明如哈佛學生,也不是容易理解的。
學生出國一兩個學期,也就看看罷了,所謂“Get a taste of theworld”(嘗一點世界的滋味)。國內(nèi)報紙曾經(jīng)在爭論縣處級干部出國培訓能學到什么。其實,何必強調(diào)一個“學”字?就是讓他們出國看看嘛。親眼看過了,就可以擺事實講道理了。具體的討論,總好過空洞叫口號。
哈佛評估報告的第二條主要建議也與國內(nèi)常見輿論不同。國內(nèi)這兩年聽到很多的說法,是要對學生加強“人文教育”,特別是中文教育。但哈佛要加強的是科學教育。具體檢討課程時,委員會還要求每個學生必須修一門“量化推理”課———按我國大學的說法,就是應用數(shù)學或數(shù)據(jù)分析。這一要求再加上第二條主要建議,實際上評估委員會就是要求全面強化數(shù)學和科學教育。
筆者并不主張對哈佛亦步亦趨。彼此教學環(huán)境不同,哈佛歷來重人文,而我們這里科技教得多一些,不能照搬照套。但是,哈佛在評估后的反思,至少也讓我們要問一問:我國現(xiàn)在那些未讀高中數(shù)理化的文科教師,能對學生進行什么樣的人文教育?
比如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讀他的文章算不算接受人文教育?李敖曾說韓愈邏輯不通,筆者來舉個具體例子。韓愈在他的名篇《原道》里,如此攻擊本國道教和當時流行的“西方文化”佛教(括弧內(nèi)是筆者的注):“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人講的士農(nóng)工商再加后來的佛道)。古之教者處其一(士,對韓愈而言即是儒),今之教者處其三(儒和佛道)。農(nóng)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商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把人按“士農(nóng)工商佛道”分了六類之后,韓老先生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每一類的人數(shù)是大致相等的,因此一家種田倒有六家要吃飯,把人吃窮了。他就想不到“農(nóng)”的人數(shù)應該遠遠超過其他五類。即使佛和道真的使民“窮且盜”,韓愈的論據(jù)也不成立。
《原道》是韓愈第一衛(wèi)道大文,老先生后來享有配祀孔廟的殊榮,此文功莫大焉。明代散文大家歸有光稱贊《原道》:“至其為文,神鬼萬狀,出有入無,震蕩天地,則自孔孟后大文章矣。”清末桐城派更是以韓愈為作文圭臬,桐城名人姚鼐編的《古文辭類纂》和高步瀛編的《唐宋文舉要》,都將《原道》列為韓愈文章第一。韓愈的“雄辯”,中國文人贊賞了一千年。但是,在今日的科技社會,如果不配以足夠的數(shù)學和科學教育來平衡,讀這種邏輯混亂的文章,學出來有什么用?
哈佛的評估引用了哈佛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H.Summers)在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由于科學在各個領域所持有的發(fā)展前景,科學和科學思維方式所會影響的人類活動范圍,將遠比以前寬廣。”筆者也認為我們需要對學生進行更好的人文教育,但這種教育不應該以自外于科學、甚至與科學對立或企圖矯正科學的面目出現(xiàn)。理解人文與科學的交叉影響,本身就是現(xiàn)代人文教育的必要成分。例如,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句話叫作“我思故我在”,但笛卡爾的原意到底是什么?笛卡爾是解析幾何的創(chuàng)建者,在《形而上學的沉思》一書中,笛卡爾明確說他遵循的是幾何證明的方法。討論“我思故我在”,他用的是類似幾何里的反證法。如果沒有幾何訓練,幾乎不可能嚴肅地討論笛卡爾這句名言。
哈佛的評估報告,確實抓住了有關高等教育的一些廣有爭議的問題,只是知易行難,能否糾正尚要看今后長期實踐。而且,一份有校方、教授和學生參與制定的報告,難免因照顧不同利益集團而寫入效果互相抵消的措施。報告里對課程的設置和考核,其實是有所放松的。這從本文所談的兩條建議里也可以看出來。雖然要求持續(xù)學外語,報告卻閉口不提讀寫聽說必須達到的標準。數(shù)學和科學倒是有具體要求:哈佛畢業(yè)生應該能夠讀懂《科學》和《自然》上的論文。但這兩本雜志登的并不是科普文章,隔行的教授都未必讀得懂,何況僅是大學生?這又是陳義過高而無從兌現(xiàn)的空話。 (
李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