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8月11日電(記者 李云路
龍瑤)“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可以用到心理學。但是對于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目前還未形成一套完全適合中國國情的、本土化的心理學體系,”正在此間參加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的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王登峰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所謂本土化,就是從概念的
提出到研究方法,建立一套適合中國社會文化的心理學學術體系,培養(yǎng)一批高素質的心理學研究隊伍。目前中國的心理學研究從概念提出到體系架構基本是“拿來”主義,完全借鑒西方的心理學體系。從大學講堂的教科書到書店著作的排行榜,直至本屆心理學大會的宣傳書冊,國內原創(chuàng)的心理學著作非常少,國外著作占據(jù)了90%以上的市場。
“任何心理學都是以本土文化圈的心理文化來理解、解釋和干預人的心理生活的,”王登峰說,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的西方心理學是以西方人為研究對象,采取適用于西方人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雖然不能否認西方心理學的進步與成就,但必須看到它適用范圍的局限性。
“中國心理學同樣根植于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土壤,如果照辦西方,只能是‘隔靴搔癢’,甚至‘水土不服’,”王登峰說。
據(jù)介紹,心理學目前在中國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人力資源和心理健康,這兩大領域對本土化要求非常迫切。目前國內的職業(yè)測評,主要引進了歐美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系統(tǒng),經(jīng)常因東西方價值觀、翻譯偏差等產(chǎn)生出入而導致“誤診”。一些諸如“你早餐吃面包傾向于配以下哪個品種的奶酪、你的飯后甜點更喜歡以下哪一類、你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超車的頻率高嗎……”等“西化”問題讓應聘者無所適從,只能胡亂選擇,給用人單位和應聘者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心理健康領域亦是如此,基于中西方人的思維、觀念、個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在中國人看來是正常的事情在西方人看來就有心理障礙,反之如此。因此,王登峰提出,只有根據(jù)中國本土文化特點,建立適應中國環(huán)境的心理學理論,才能真正有效地幫助那些有心理障礙的人。
作為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的特邀發(fā)言人,王登峰帶來了他從事心理學本土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國的人格結構和測算”。經(jīng)過20多年的研究、測算,他將中國人的人格按外向、善良、行事風格、才干、情緒性、人際關系、處事態(tài)度等7個維度,與西方學者30年前根據(jù)同樣方法測算的西方人的性格維度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兩者存在較大的區(qū)別。他還打算根據(jù)測試結果編定一套適合中國人的心理測試工具。
在臺灣,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研究已經(jīng)獲得了較大成就。曾任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及研究所教授兼主任的楊國樞,長期采取本土化研究取向,探討中國人心理與行為的特征及變遷,《中國人的性格》、《中國人的心理》、《中國人的蛻變》等著作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他認為,本土心理學研究在選擇研究課題方面,要多自中國人的孝道、關系、緣分、面子、人情等入手,因為這些最能反映中國社會與文化因素的特點及影響,也最易避免習慣性地套用西方概念、理論及方法。
針對某些借本土化研究攻擊中國人人格的現(xiàn)象,王登峰說: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就是要回答“中國人是什么”的問題,這是科學判斷,而不是價值判斷。
國際心理科學聯(lián)盟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厚粲認為,心理學本土化的當務之急是喚起國內心理學專家對心理學應用的熱情。政府有關部門應及早規(guī)范心理學服務市場,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盡快制定法律法規(guī),確立心理學的社會與科學地位;同時注意人才培養(yǎng)。一項統(tǒng)計表明,美國2億人中有20萬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工作者,中國13億人口只有1萬人從事這些方面的工作,心理學人才嚴重缺乏。
此間專家預測,隨著中國心理學研究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中國心理學本土化體系有望在10年內基本確立,中國在國際心理學學術會議上的聲音將會更權威。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