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日前重獎248名人才,而且首次包含“藍領”。19名專家每人15萬元獎勵,技工首次拿政府補貼,令人羨慕。但是鮮花和掌聲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追求。重獎誠可貴,奉獻價更高,而政府和社會對人才的重視最可珍視。形成風氣就會形成潮流,重視人才就會贏得未來。不拘一格用人才,人才幸甚,社會幸甚。
曾幾何時,唯學歷論禁錮了人才的嶄露頭角。學歷本沒有錯,而加上“唯”后,卻把那些自學成才的人擋在了人才的大門之外。以此為標準,如果出了一個比爾•蓋茨式的青年,創(chuàng)造了微軟公司式的業(yè)績,也不能算人才,因為他沒有讀完大學,沒有大學文憑;設計了楊浦、南浦等大橋的橋梁專家林元培,也不能算人才,因為他只是中專生;更沒有這次受表彰的“藍領”一級司爐工閻偉禮的一席之地。顯然,這將影響人才的發(fā)現(xiàn)、選拔、評價和使用,進而影響人才強國重大戰(zhàn)略的實施?茖W的大人才觀,主要應看實際能力和貢獻大小。
博士中多俊才,常人中也有能工巧匠、出類拔萃者。人才沒有標簽,知識要轉化為能力,才能成為有用之才。因此是不是人才,是不是優(yōu)秀人才,光看學歷不行,重在實際能力,重在實際貢獻。這樣做了,就會多渠道地發(fā)現(xiàn)人才,就會“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會促使人們踏踏實實地在學習中增加知識,在實踐中增長才干,不再只盯著學歷、以“撈文憑”成為成才的目標。
姜云霄
|